我带着蛮高期待去看的这部电影,但结果实在让我失望。
在我眼里,【吉祥】是故事。老太太去世,三舅生病,需要照看。他十年未归的女儿内心虽然自责,但依旧无动于衷,在本应团圆的时刻,一家人因为三舅该由谁负责争吵起来……
在故事里,导演是旁观者,是讲故事的人。通过这个故事,观众感悟亲情,思考人性,甚至过度解读的话,可以反思“独生子女”的政策……
图片中“两孩”,对应王庆丽应该是独生子女与【吉祥】不同,【如意】是纪实。即便它有着朴实的视听语言,披着电影的外衣,也无法掩饰它是事实的内里。
在这个略显残酷的现实中,屏幕前的王庆丽痛哭,屏幕后的她安静地玩着手机。导演近乎冷漠地注视着一切,他依旧是那个旁观者,他的感情也没有介入其中,他做的似乎只是将两个镜头讽刺性的拼接在一起而已。
如果他选择置身事外,那么奶奶去世时,他为何又要留下一个“董大鹏”献花的镜头?
奶奶去世后,酒店内痛哭的又是谁?导演吗?还是那个扮演着导演的“演员”?
他既然无法干干净净地,将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剥离,那我不禁想问问:
王庆丽十年未归,导演呢?他几年未归?
亲人不想承担照顾三舅的责任,导演呢?他做了什么?或者做过什么?毕竟那也是他的亲舅舅。
一家人吵架时,导演呢?他内心矛盾吗?一面是综艺般效果,一面是撕破脸的家人。
很明显,他并非旁观者。
他不过是在想要介入的时候,走进镜头,变为家人。在想要剥离的时候,则维持着一个“导演”的冷漠。
我对这种操作十分迷惑,因此只能猜测,或许导演这波在大气层。
那么他所有不回答的问题,其实都指向他自己。
假作真时真亦假吧。